近日,据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,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,正创新推行“双盲、双分散”评标模式。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“双盲”机制包含两大核心:专家盲抽和文件盲评。这一改革举措,通过技术隔离、流程再造和空间分散,有效降低人为干预风险,为公共资源交易筑起一道“数字防火墙”。
在专家盲抽环节,项目业主或代理机构通过四川省统一评标专家库在线申请,系统随机抽取专家后,其姓名、联系方式、所属区域等信息均被隐藏。这一技术手段有效切断了投标人、招标人与专家之间的物理联系。
评标环节的“盲评”则更为彻底。投标文件中的企业名称、LOGO、人员信息等关键标识被技术处理成统一编码,专家仅能依据技术方案、报价等客观指标打分,这种方式倒逼投标方靠实力竞争,“‘人情分’‘关系标’无处下手”。
“双分散”评标模式又是如何开展的?据了解,达州市将评标区划分为业主代表室和专家评标室,两者完全隔开且实行错时入场。业主代表需提前半小时进入独立区域,评标专家则通过专用通道直达评标室,双方全程“零接触”分散入场。
更严格的规则在于“分散评审”。同一项目的专家被分配至不同评标室,系统随机分配标段,确保“同室不同标、同标不同室”。评标过程中,专家如需讨论,只能通过电子会商系统发送文字信息,语音交流被严格禁止。
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自2023年全面推行该机制以来,达州市已完成“双盲、双分散”评标项目682个,涉及金额达214.9853亿元,涵盖交通、水利、住建等多个领域。数据显示,项目流(废)标率较以前下降三个百分点,平均评标时长缩短20%。
“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优化评审方式,加快构建异地远程评标、评定分离、暗标盲评、工位式分散评标多元组合,加快推进公路工程‘双信封’开评标工作,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干扰,预防和纠治招标投标领域乱象,推动全市招标投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。”达州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。